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消费新闻
消费新闻
又是一年315,商丘公布消费投诉热点
2023-03-16 商丘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

 又是一年“315”,记者从商丘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获悉,该中心将围绕今年“315”主题“提振消费信心”开展系列宣传活动,并充分发挥各个行业维权工作站和商会、协会、媒体的资源优势,多点面多渠道立体宣传维权服务深入开展,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和权益保护,有效改善营销环境,全面提振市场消费信心,拉动市场消费经济增长。

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,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,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结合以往的消费投诉热点,对广大市民作出消费提醒:
老年保健多警惕不实承诺别轻信。老年人应谨慎选择和购买保健品,在保健品消费过程中,要时刻保持警惕,牢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。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“蓝帽子”标志并在正规商家、药店或企业购买。切忌轻信“送礼送健康”“送产品”“送米送面送鸡蛋”等一些保健食品推销者的免费赠送、免费检查、免费试用、免费旅游等活动,避免掉入消费陷阱。老年人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、家庭成员、经济收入和身体状况等信息,泄露给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,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成为消费欺诈的对象。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,应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、购物发票。当发现购买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,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投诉,依法主动、有理有据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房屋装修注意合约,小心谨慎避免“陷阱”。对于电话联系业务的装修人员,消费者在确定装修前,一定要首先确认该人员所属公司的真实性、 合法性,看是否有营业执照、是否具备装修资质,公司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地址和联系方式,不要被“散兵游勇”蒙蔽。否则一旦发生消费纠纷,可能会因为装修工人一走了之而找不到人,消费者没有投诉主体,无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在选用家装公司装修时,消费者要和家装公司签订装修合同。要注意在装修材料的使用上,遵守“先检后用”的原则,对所有家装材料在使用前都要认真查验核实清楚材料的品牌、规格、价格、型号、数量,以免出现差错。而且避免选择太便宜或者三无产品(无厂名、厂址、产品名称)的材料。要注意装饰材料中辅料的选择,防止“价格陷阱”。签订装修合同一定要注意看清合同内容是否翔实,对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要予以拒绝。控制首付款比例,根据施工进度分期付款。消费者在家装过程中,凡是支付工程进度款和购买的材料都要向商家索取票据,标明款项用途和所销售商品的名称、规格、型号、价格等。如发生纠纷,有证据进行维权。
选择教育培训莫盲目,理智甄别才能保权益。参加教育培训切勿轻信培训机构营销人员的游说,应选择正规培训机构,认真查看协议约定条款,理性对待营销宣传,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,谨防网络培训陷阱。此外,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和项目时,应及时从教育部门了解其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。避免选择“黑机构”或不当培训项目。
预付消费要谨慎,不良商家“跑路”要防范。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时一定要慎重,核实经营者的注册信息,查验发卡企业是否在政府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,签订协议时查看合同有无不公平条款,谨慎办理大额预付消费卡。尽量选择经营多年,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或者商家。对于新商家、新企业,在经营情况不好的时候,推出大额充值优惠活动时,应谨慎对待。一旦发现购买了预付费卡或者充值了的商家、企业突然关门停业,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或投诉、举报。
春季是呼吸道流行性疾病的多发时期,在购买口罩、消毒液、抗病毒药品等防护用品及药品时,要到正规药店、超市、网站购买,切莫为图方便、便宜,通过微信朋友圈、不正规网站、私人链接等途径购买,谨防上当受骗。对于一些防护用品和药品,可以上正规网站查询真伪,发现假冒产品立即举报。
购买儿童玩具安全为重,危险因素要警惕。家长们选择儿童玩具时不要购买无厂名、厂址、3C认证标志的玩具,儿童玩具事关孩子的身心健康,要增强安全意识,防患未然,一旦因玩具存在质量问题而发生意外伤害,应及时就医,并保存维权凭证及时投诉。
网购促销易有陷阱,谨慎辨别莫冲动消费。消费者网购请选择正规电商平台,认真甄别促销规则条款,切忌贪图便宜,盲目冲动消费,发现权益受损保留证据,及时投诉。遇打折促销时,要进行比价,谨防“假打折真提价”。
信息收集须依法,重视预防莫泄露隐私。消费者下载使用App要慎重,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,不安装可疑的App。遇到赠送扫码赠送小礼物时,应多加甄别。在下载和安装时,要认真阅读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,对涉嫌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App,要拒绝使用并投诉举报,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或隐私被泄露,及时留存证据维权。
广大消费者如在消费活动中合法权益被侵犯,请保存好相关票据凭证等证据资料,并及时拨打12345电话进行投诉举报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